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0350章 齐墨三言辩法  (第7/9页)
/br>    至于究竟由谁更直接的掌控,则以谁更有能力、能更好的稳定朝堂为主要参考。    说白了,有两宫制作为双重保险的汉室,根本没那么需要太后、皇帝同时很能干,二者只要有一个能镇住朝堂,就足够了。    太后能镇住,那就太后临朝,皇帝则乖乖窝在在宫里读书,或跟在老娘屁股后面学;    等皇帝能镇住朝堂了,也就能让太后顺理成章的退居幕后,好好享两年清福,以安享晚年。    在这样的模式下,有‘太后’作为政权交接过程中的过渡,在封建王朝,几乎可以说是万无一失。    但坏,也就坏在这‘万无一失’上。    ——圣君、明君,那是天下人心中的‘好皇帝’;但在外朝臣子看来,每一个圣君,都是母庸置疑的暴君!    先皇驾崩,新君登基,皇权遭受重大打击,本就是外朝难得喘息机会。    毕竟在先皇的‘威压’下夹着尾巴那么多年,难得有机会松口气,外朝自然也不愿意放过。    这也正是历史上,每逢皇权交替之时,朝堂政治格局总会发生改变,外朝总会冒出些刺头,乃至权臣的原因。    因为权力这东西,就像半掩在土里的黄金——你看见了,不伸手拿,就肯定会有别人会走。    而在有了‘太后’这个过渡产物之后,皇权交替过程中的‘外朝喘息期’,就会彻底消失;    朝臣就会面临‘先是被先皇压得喘不过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