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2020年1月21~31日的日记  (第14/16页)
法,於是自创了运算的符号。    当1 1 1 1 1 1=6被迫写成2 2 2=6的时候,我使用\/的指示线将算式略化为矩阵的形式。    老实说:这样g的时候我已经准备好要被打枪了。    但......打枪就打枪呀!最多我补上「+-」号跟「=」号!    2    结果意外的没有被打枪,老师的反应是:「喔,不错嘛,用这个去做计算也很好。」    於是这个超偷懒的计算方式,成为全班的通用算式。    那一瞬间,我有一种打懒打成英雄的成就感,直到多年以後,我惊愕地发现一个事实的真相:「这个计算式的用法出自十八世纪的数学家高斯,是早已存在的计算方法。」    真是令人悲痛的真相......    难怪当年我没有被数学老师打枪打到太平洋去......    於是从那个时候开始,我发现「原创」是一种非常困难的东西。    就好像大学在写论文的时候,确定研究主题是一种很蛋疼的行动。    因为那意味着你得从论文库里面去和对自己的研究是否与「已存在」的内容重合。    这种东西就算换着花样去东拼西凑,也会有很垃圾的眼红仔说三道四,除非你的研究结论能玩出新花样。    不过新花样的风险也是存在的,就是「学界」,学界不认可的结论,就是P唷。    2    所以.....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