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91章 信宫朝会  (第4/6页)
广的说法也并非反对屯田,而是反对大规模开垦,究其原因,就是这个东西没什么技术含量,赵国做的,齐国也做的,燕国、魏国更能做到。特别是魏国,做的未必就不如赵国。如果大规模推行,势必让其他国家学习,这样做屯田的意义就凸显不出来了。    但是肥义和赵豹却认为,即使如此,其利也大于弊,应该推行。赵雍于是斟酌之后,效仿后世的发配流放制度,同时废除了一些rou刑。他这一举动,竟然得到了百官的赞誉,这就是题外话了。    以上三点,赵雍权衡再三,在征求了其他人的意见后,才予以宣布。但是像“官吏不得从商”“军队编制”“军功爵位制”等构想,都没有表达出来。也是考虑到当前的环境,应该以求稳为主,而非大规模的调整。    然而仅仅如此,就已经让朝中百官具以侧目了。    首先,重新标定了官职之后,看样子是把权利进行了下放,明确职责,废除前晋的制度影响,向周王室效忠。但实际上,所有权利,又通过政事堂进行了收回,四卿从办事员转变成了传达员,很多事情不再自己做主,全部集权在了赵雍手里。    第二,清账田亩,编民入册,这是最让人接受不了的。按理说,新君上任,清账田亩和编民入册,都是常规的动作,但是这一次,赵雍将工作分配给了司空寺,作为全国赋税的管理机构,这里将成为全国的财政部。什么事情,就怕认真,当司空开始成为专门机构的时候,一些细节就会被挖出来。比方说官吏的公产和私产,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