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两百三十章:去草原教书吧  (第7/10页)
码还有很多学问。    大明朝,能考中举人的人,可以德行不行,可以能力不行,但他们的知识储备,绝对不差。    这种人最好的去处就是草原,给那些牧民教授儒家汉学。    这是废物再利用,好歹也有些作用。    带着这样的想法,孙杰说出了自己的打算:    “科尔沁那边的教书先生还差很多,这种读书人,正好可以去那里。    1    还有西边的准噶尔部,那里的情况如今和科尔沁差不多。如今,整个草原都需要教书先生,这种人对咱们有很大的用处。驱逐或者直接杀了,反而落了下乘。”    草原是什麽地方?    那是一个蚊子b苍蝇大,冬天冻Si牛,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一个地方。    把这些养尊处优的读书人扔到那里去,是对他们最大的折磨。    一想到这些读书人在草原上睡不着觉,半夜起来打蚊子,孙传庭就一阵兴奋。    就该这样,就该如此。    草原不算什麽,最起码距离中原不远,花费点时间,还是能回来。    以後投降孙杰的那些读书人日子可就不好过了。    结果最好的,便是在朝鲜和倭国当“老师”,再差一点,就是爪哇、东南亚,再差就是中东东欧。    最差就是美洲、西方甚至非洲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